我们总说“生活要有仪式感”,但什么是仪式感呢?
茫茫人海,相识即有缘
仪式感的现象一直以来都有这么一种说法: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所以就有了下面各种行为,比如:
读书一定要在一个窗明几净的地方,泡上一盏香茗,边品边读;
吃饭一定要铺上一层精致的桌布,配上素雅的筷子,然后:拍照发朋友圈
仪式感的基本结构在生活中,人为何需要仪式感呢?
1控制感人类有意识地以有节制的方式来控制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心境、情绪和价值观。
可以说,人们所追求的仪式感,本质上是一种控制感。
追求控制感是因为:我需要证明生活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的。
2生命转化人们会制造一些仪式感来维持和转换社会身份,有三个阶段:分离、转化、融合。
这些仪式感在与人的生命转折事件相联系的时候表现得更剧烈。
3整合化世俗生活显得是弥散的、分离的、片断的;在仪式感中这样一种情况变得聚集、融合、有秩序。
道教中的仪式感道教作为唯一的本土宗教,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满满的仪式感,道教的仪式感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是科仪。道教科仪是体现道教信仰内容的行为方式,俗话称“道场”。它是道教信仰者接受道教教化、加强道教信仰、 培养道教情感、以及交流思想见解的重要手段。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 的宗派,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道教科仪。信众邀请道士为他们举行消灾延生或超度道场, 我们道士要为他们念经拜忏,举行步罡踏斗、破狱冲表等科仪,从而,使信众的心灵得到慰藉,愿望得到满足。道教仪式有哪些功能呢?
1通神和济度功能《金箓大斋启盟仪》称“道家所先,莫近乎斋。斋者甚多,大同小异,功德甚重,实能贯通乎上下,以归于最上一乘也。其威仪节度总二百四十条,秘于三元宫中,造端举要,以诏后学。由是观之,则所谓动天地,感鬼神,福邦国,济幽显,舍此道,则何以哉”。意思是道教的科仪名目繁多,但都大同小异,上可通达神仙世界,下可以到达幽冥境界,都可以达到沟通神、人、鬼的关系,使道教信徒的祈求和愿望能够通达到天界的最高处,也能够达到幽界的最深处。可见,道教仪式的最大功能,就是可以感应神鬼,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安慰,或者帮助幽界的鬼魂拔度超升、或得道登升仙界。
2修持功能
道教徒行仪也是修道的一个内容。修道的途径有很多,或钻研经典,身体力行照道教教义思想,或打坐,炼丹养身,或云游访师问道,或耕作,或习武健身,或从事斋醮符箓,诵经礼忏,超生度死。修道方法的多样性,体现了“道”的丰富内容和悠久的历史。
张宇初天师在《道门十规》中的告诫,“凡系本宗科典经书,斋醮道法,词意榜语, 必当贯熟该通,潜心究竟出处,语默修习为常,行有余力”,他要求我们道士要经常的学习科典和不断的行持斋醮,要做到融会贯通。
生活需要仪式感,但真正的仪式感,并不仅仅是买几件漂亮衣服,晒几套网红化妆品,在装潢不错的咖啡厅拍几张照,读几本畅销书那么简单的事情。真正的仪式感从来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小虚荣,而是带来心灵的平静和思想的提升和生活的改善。
通过参加道教的仪式,我们可以获得思想上的提升,认识上的转变,身心的洁净。《说文》:“斋,戒洁也。”,所以,在持“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涤除心中的污秽;在参加拜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忏除自身的愆罪,成就未来的善业,例如《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言:“今遇道场懴法,洗涤前愆;归依恳切。”《赤松子章历》:“改逆从顺,除前愆,成后善”;仪式中的度化过程,教导我们要慈悲;“贵生”“度人”的精神,教导我们要珍爱生命、积德行善。在这样的转变中,我们得以亲近道教上千年的深厚传统文化,洗涤内心的尘埃,蒙受神明的教诲,扩充内心的灵性、善良和潜能,去达成更美好的生活。
道法自然 | 修行交流
更多文章
死过人的房子真不能住吗?买到了凶宅怎么化解?
你是福相还是薄命之相?非常准!
睡觉时的11个诡异状况,你肯定经历过!
先天是命,后天是运,命好不如运好
被雷劈醒的道友,休说无报应,苍天放过谁?
这样的房子万万不能住,住一天穷一年,不看后悔!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们,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