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动处炼性,静处炼命”
清末内丹学家黄元吉,有一段关于“动处炼性,静处炼命”的谈话,对身心修炼很有启发和帮助。他说:“昔人云:‘动处炼性,静处炼命。二语已包括性命双修之要,独惜人不知耳。’”接下来他便对此作了具体说明。(引文均见《乐育堂语录》)本文拟对他的说明,再作一些阐释。
一、关于修性和修命
什么叫性?什么叫命?性是指人的灵明慧觉,命是指人的气血身躯。性即是心性、精神;命即是生命、躯体。《性命圭旨》说:“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谓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又说:“性之造化系于心,命之造化系于身。”人的性命实际上就是精神与躯体的结合体。性是命的主宰,命是性的基础。为此,我们既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炼养,也要重视生理肌体的炼养。性命双修正是内丹功的基本炼养原则。北宋著名道士张伯端说:“道家以命宗立教,故详言命而略言性;释氏以性宗立教,故详言性而略言命。”张氏认为两者均有失偏颇,故唯有性命双修最为上乘。这是内丹家的共识。内丹修炼不但要求六门紧闭,六根清净,彻底与外部世界隔绝,而且有固定的时空模式和规范化的心理运演手段,但黄元吉说的“动处炼性,静处炼命”,却提出了一个与前者全然不同的修炼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处进行性命的修炼。这是将气功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之良法。所谓“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如同《入药镜》所说:“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
二、关于“动处炼性”
黄元吉说,“动处炼性”的这个“动”,“乃有事应酬之谓”。“要知此有事之时,即是用功修炼之时”。接着他便进行具体的解说:“我于此时,视听言动,必求中礼;喜怒哀乐,必求中节;子臣弟友,必求尽道;衣服饮食,必求适宜。如此随来随应,随应随忘,已前不思,过后不忆。当前称物平施,毫无顾虑计较。”此外,还要“对境而有返勘之念”,“稍有念动欲起,人不指责于己,即己亦有不自安之处”。黄元吉认为“我无欲而心自定,心定而性自定,炼性之功莫此为最。”黄元吉这段文字既提出了“动处炼性”的原则要求,又谈到具体的心理操作。下文稍作阐释。
1.“动处炼性”的原则要求
(1)从主体的主观角度看,“动处炼性”要求做到“视听言动,必求中礼。喜怒哀乐,必求中节”。所谓“视听言动,必求中礼”是指“有事应酬”时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社会的规范,要遵守社会的基本规则。一个人在日常处理各种事务的活动中,如能随时注意“中礼”,这既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且易于与别人和谐相处,并受到别人的尊重和欢迎。这样,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祥和、安泰、愉悦之情。这样的内心体验,正是对“性”的很好修炼。这是从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提出的要求。“喜怒哀乐,必求中节”,则是从感情活动方面提出的要求。这句话源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内心是一种非常宁静的本源状态,这就叫“中”。人们在处理各种事务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情绪变化,并在表情、言语、行动诸方面表现出来。如果表现出来的情绪,能符合法度常理,并且合乎节度,这就叫“和”。因为人们在“有事应酬”时,难免会产生各种情绪,这时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既要让情绪的内涵不违背法度常规,又要让情绪的表现有所节制,适时适度。情绪的失控,不但会严重破坏自身的免疫力,而且还会造成人际问的不和,从而加剧自身的情绪失控。喜怒哀乐如能“中节”,便会始终保持一种和谐、安泰、淡定的心态。保持这样的心态,便是对“性”的很好修炼。
(2)从人际关系方面来看,“动处炼性”要求做到“子臣弟友,必求尽道”。所谓人际关系包括亲情关系、朋友关系和一般社会关系(包括同事关系和临时的工作、事务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如能遵守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各种规则,这便是“尽道”的表现。比如说,在亲情方面,要做到孝敬长辈,爱护同辈,关怀下辈;在朋友关系方面,要做到亲切的关心,热情的帮助;在一般社会关系方面,要做到诚信、谦逊、宽容。如能做到这一些,不但提升了自己的人品,而且还会得到别人的友善回馈。这样,内心便会产生一种温暖感、满足感和恬适感。这样的内心体验,便是对“性”的很好修炼。
(3)从个人的生活角度看,“动处炼性”要求做到“衣服饮食,必求适宜”。这是强调一个人对日常物质生活的要求,应该适度,不要奢求,不要攀比,不要追求时尚。这样,就能始终保持一种淡泊、恬静的心态。反之,如果不加控制,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将会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庸俗化,甚至堕落。一个贪图物质享受的人,其内心世界是永远不可能安静的。这实际上是对精神的残害。所以说,控制物欲也是对“性”的很好修炼。
2.“动处炼性”的具体心理操作
上述“动处炼性”的几个原则,是日常事务应酬时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在这个前提下,就具体场合而言,在心理操作方面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随来随应,随应随忘”。它强调办理任何事情都要从容、淡定,事情过后即要马上把它忘掉。要忘的彻底,过后再也不要回忆当下发生的事情。这是因为,在处理事情时需要反复动脑筋,这样大脑便会持续处于兴奋状态,如果事情过后迅速予以淡忘,即可让交感神经的张力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张力提高,中枢神经的抑制过程会随之增强,于是便能较快地恢复平静的心态。所谓“心定性自定”,这对“性”的修炼是十分重要的。
(2)待人接物,公平大度。黄元吉说,处理日常事务要“称物平施,毫无顾虑计较”。“称物平施”出自《周易》,原意为根据物品的多少,公平合理分给他人。这里强调办理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公平、公正。“毫无顾虑计较”即是宽容大度的意思。一个人如能公平、公正地待人,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便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欢迎,人际关系融洽。这样,内心便会充满祥和、欢快之感。有益于“性”的修炼。
(3)及时进行自我反省。黄元吉说,在日常处理事务时,要“对境而有返勘之念”,“稍有念动欲起,人不指责于己,即己亦有不安之处”。这是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及时进行自我反省,及时清除私心欲念。这是高度自律的表现。这样便能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行和德性。
总之,在日常的事务应酬中,如能做到“随来随应,随应随忘”;如能做到待人接物公平大度;如能做到及时进行自我反省,那便是很好的“动处炼性”。
三、关于“静处炼命”
黄元吉说,“静处炼命”这个“静”,“亦非不动之谓,乃无事而未应酬之谓也”。也就是说,这个“静”并不是指人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而是指日常生活中没有应酬时的状态。比如说一个人在看书,看电视,或和家人、朋友一起聊天,一同散步。此时心态轻松、悠闲。这个时候可以不经意地、自然地进行命功修炼。黄元吉说:“我能于无事之际,无论行住坐卧,总将一个神光下照于丹田之处,务使神抱住气,意系住息,神气恋恋两不相离。如此聚而不散,融汇一团,悠扬活泼往来于丹田之中。如此日积月累,自然真气冲冲包围一身内外,而河车之路通矣!”这段文字明确指出了“静处炼命”的几个修炼要点。
1.神光下照丹田。这是指意念默运内视线观照丹田(腹脐部位),让意念、内视线和丹田建立起条件反射关系。丹田为真气萌发、集聚之所,《难经》称之为“生气之源”、“呼吸之门”、“十二经之根”。意念结合内视下照丹田,会不断激惹丹田的气机,激发生命体的原动力。这是传统内丹功修持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方法。但内丹修持有严格的时空限定,有规范化的心理操作要求,而“静处炼命”则没有这些要求。它强调随意、自然,每天无事时,只要有意无意地让神光沿着任脉经线下照丹田即可。它可以断断续续地做,它可以边看电视边做,也可以边聊边做。重在坚持与积累。
2.神息相依,往来丹田。黄元吉说:“务使神抱住气,意系住息……悠扬活泼往来于丹田之中。”这是指意念和气息相依相恋,紧紧联结在一起,不断来往于丹田。具体地说,吸气时意念跟随气息,自然地、缓缓地由任脉经线进入丹田之中;呼气时意念随气息,又从丹田自然地、缓缓地由任脉经线向上端移动。这是让意念、气息同任脉经线、丹田建立起条件反射关系。实际上人们吸气时气体是通过气管进入肺泡,没有也不可能进入丹田。这是修炼时主体将吸气时的各种动觉(主要是膈肌下降和腹肌外凸时产生的动觉),整合成一道向丹田移动的动觉移动线,这样主体便会产生气息进入丹田的感觉。人们呼气时,气体也是从肺泡经气管排出体外,这是修炼时主体将呼气时的各种动觉(主要是膈肌上升和腹肌内凹产生的动觉),整合成一道由丹田向任脉上端移动的动觉移动线,于是主体便会产生气息自丹田上移的感觉。神气如此相依相恋,“悠扬活泼往来于丹田之中”,会不断激惹任脉经线和丹田的气机,从而促使真气的萌发和集聚。
3.要抓紧时机,要日积月累。黄元吉对弟子说:“如此炼命,一日十二时中又有几时不得闻?只怕生等不自打紧耳。”的确,由于惯性思维和惰性心理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很不习惯这种“静处炼命”。因此,思想上必须有修命的紧迫感。另外,“静处炼命”要想长功夫,取得良好效应,全在“日积月累”。只要每天抓紧时机,或神光下照丹田,或神气相依往来丹田,不断激惹丹田气机,如此日积月累,“自然真气冲冲包围一身内外”,那时真气便会从丹田自动经尾闾沿督脉上升至颅顶,再沿任脉下降回到丹田。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己,这就叫打通河车之路,亦称小周天。
总之,如能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动处炼性,静处炼命”,那便是另一种方式的“性命双修”。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