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一,恭祝东方朔仙翁圣诞
东方朔仙翁, 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 人。著有《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精通道家命相学,医药学。人称“仙人”。
东方朔仙翁名字的来历?喜欢相声的朋友都知道,他们供奉的祖师爷是东方朔仙翁,相声艺人在开场之前都会去拜一拜东方朔仙翁。东方朔仙翁之父名张夷,但在怹出生前便去世了。母亲田氏在怹出生三天后也去世了,东方朔仙翁便由其兄嫂抚养成人。因为东方朔仙翁出生时东方天刚亮,所以其伯父就为怹取名叫东方朔仙翁。仙翁在西汉时期官拜太中大夫,怹生性诙谐滑稽,出言幽默,但能洞察事理,直言切谏。在东方朔仙翁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名字中的“东方”为氏,形成一支东方复姓。
东方朔仙翁从小聪慧灵敏,刻苦好学, 司马迁在《史记"十九学孙吴兵法,战胜之具,钟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到二十几岁时,已精通《诗》、《书》、《易》及孙子、吴起兵法, 加以善剑术、富文才,能言善辩, 深得乡里器重。当时正值汉武帝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开拓疆土, 意欲大展宏图而广招贤良方策之际, 于是东方朔仙翁上书自荐说“臣现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目若悬珠,亮如朗星,齿若编贝,勇赛孟贲,敏过庆忌,廉似鲍叔,信如尾生,凡此种种,德才兼备,列为天子重臣不为过也。臣东方朔冒昧再拜以达上听。”怹这种毫不谦逊, 锋芒毕露的言行, 让汉武帝称奇不已, 于是下旨召为公车令(管理百官上书及皇帝征诏事宜)。
东方朔仙翁一生著述甚丰, 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壁》、《试子诗》等, 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东方朔仙翁为人幽默机智,又有点玩世不恭,宫中都称怹为“狂人”,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怹又敢于直谏,所提意见往往切中时弊。东方朔仙翁的入仕充满着机智与传奇,这使怹轻而易举地成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皇帝近臣。从此,这个爱热闹的大汉天子就把东方朔仙翁留在身边,每遇撒科打浑的事,总忘不了怹。
《史记·滑稽传》和《汉书·东方朔传》中记载了一些关于东方朔仙翁的一些小故事,如占卜射覆、与郭舍人斗迷、割肉自责、贺诛昭平君、智辨驺牙等无不彰示着怹行不拘常态,言不和规理的恢谐幽默的个性。
武帝身边的郎官都说东方朔仙翁是狂人。武帝说:“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东方朔仙翁自己却说:“象我这种人,就是在朝廷隐居的人。古代人才隐居深山中。”并在酒后席地击节而歌:“陸沈于俗,避世金马门(东方朔仙翁的官署)。宫殿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嵩芦之下?”就是说,自己在朝中就象做隐士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历史上将东方朔仙翁的这种行为称为“朝隐”。朝隐是了解东方朔仙翁复杂一生的关健节点。古代隐者多忠谏之士,因其政见与当权者不合,为全身保节,隐居山林。关龙逢、比干之辈为自己的节操而献身,留下精神傲视千年。而东方朔仙翁则不同,正象怹在《答客难》中所说的“彼一时也,此一时也。”怹生活在一个“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的时代。怹有着失志报国的宏愿,有着武帝的宠幸,也有着狂悖不羁的个性和恢谐巧辨的智慧。怹追随武帝,巧言令色,但不象郭舍人、枚皋之流,只是为博得武帝一笑而存在。怹有自己的思想和做人的准则。怹要通过目前有利的地位和处境,实现自己的政治夙愿。所以,怹滑稽巧辨,而又不能混同流俗;切谏时弊,而又不能搭上卿卿性命。象在演戏,又象在嘲笑那些循规蹈矩的同僚。戏谑中先谄后讽,直言切谏。武帝往往在大笑后觉的怹说的有道理。晋夏侯湛在《东方朔画赞碑》中评价道:“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顽以傲世。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谏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谐以取容。洁其道而秽其迹,清其质而浊其文。”使东方朔仙翁苦恼一生的是,在皇帝的印像里,机智滑稽,乖张善辨也成了怹性格及仕途定式,成了怹仕途发展上一道未能逾越的鸿沟。
东方朔仙翁为汉代仙人,《洞冥记》记载,小名曼倩。年三岁,天下秘谶一览,暗诵于口。元封中游檬鸿之泽,忽见西王母采桑于白海东方朔仙翁之滨。
相传其为太白星之精。《独异志》卷上日:“汉东方朔,岁星精也,自入仕汉武帝,天上岁星不见。至其死后,星乃出。”《太平广记》卷六称有黄眉翁指母以语朔日:“昔为我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另据《列仙全传》记载,其后仕汉武帝为太中大夫,武帝晚年好仙术,东方朔仙翁博闻浩识,常以神仙灵怪、方外异事说汉武帝。颇善星历,又菩啸,辄尘落漫飞。据《汉武帝内传》记载,东方朔仙翁乘龙飞去,不知所终。又据《洞仙传》记载,东方朔仙翁师太上真宫谷希子,得受阆、钟山和神州真形图,后为西王母之恃臣。
此外,《通惜篇》还讲述了东方朔仙翁与汉武帝的二则故事。其一称西王母七夕降于九华殿,以五桃赐于汉武帝,东方朔仙翁从殿东厢朱乌牖中暗视之。王母说道:这个小儿曾经三次来吾处求此仙桃。其二称武帝得到了不死之酒,给东方朔仙翁看,东方朔仙翁接手后,一饮而尽,汉武帝大怒,想要对东方朔仙翁实施处罚,东方朔仙翁曰:“杀朔若死,此为不验,以为有验,杀亦不死。”汉武帝对此十分佩服。
天汉二年,武帝移住苍龙馆,非常渴望成仙得道,就召集了不少懂道术的方士,让他们讲述远方国家的奇闻轶事。这时只有东方朔仙翁离开坐位写了一道奏章呈给武帝说:“我曾去过北极的镜火山,那里太阳月亮都照不到,只有龙口衔着灯烛照亮山的四极。山上也有园林池塘,种植了很多奇花异树。有一种明茎草,长得像金灯,把这种草折下来点燃,能照见鬼魅。有位神仙叫宁封,曾在夜晚点燃了一根这种草,可以照见肚子里的五脏,所以叫它‘洞腹草’。如果皇帝把这种草割下来剁碎作成染料,涂在明云观的墙上,夜里坐在观内就不用点灯了,所以这种草也叫‘照魅草’。如果把这种草垫在脚下,就能入水不沉没。”
相传怹曾对同僚说:“除了大王公以外,天下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怹仙逝后,汉武帝知道了这句话,就把大王公召来询问。大王公很惊讶,说:“我也不知道呀!”武帝想了一想,问道:“那么你有什么特长吗?”大王公回答说:“我喜欢观察星象、推算历法。”武帝又问:“这些年星象有什么异常吗?”大王公答:“其他的星都很正常,唯独岁星(木星)有十八年不见,最近才重新出现。”汉武帝叹息道:“这就是了。东方朔陪伴我十八年,竟然一直不知道他是岁星下凡。”
东方朔仙翁早年积极入仕,遇挫后隐于朝廷,并以老庄为榜样。后世对东方朔仙翁形象有一个再塑造的过程,怹相继被道化、术化、仙化,转而成为道教神仙谱系中的人物,且有大量道教类作品传世。东方朔仙翁形象的道教化并非偶然现象,它是早期道教扩大体系、重构传统的结果,也与东方朔仙翁本人的隐士身份、曾受道家思想影响、钟情奇闻异事的性格、杂学多家的知识构成等因素有关。在魏晋时期的《博物志》、《搜神记》、《洞冥记》、《拾遗记》、《幽明录》、《异苑》、《小说》等志怪小说中,东方朔仙翁被进一步神仙化。
怹来自仙界,自然也就熟悉很多神仙,因为怹曾经跟怹们是邻居或朋友。《汉武故事》载:东郡送一短人,长七寸,衣冠具足。上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东方朔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
《东方朔内传》云:秦并六国,太白星窃织女侍儿梁玉清、卫承庄,逃入卫城少仙洞,四十六日不出。天帝怒,命五岳搜捕焉。太白归位,卫承庄逃焉。梁玉清有子名休,玉清谪于北斗下,常舂;其子乃配于河伯,骖乘行雨。子休每至少仙洞,耻其母淫奔之所,辄迴驭,故此地常少雨焉。
《西京杂记》载: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帝怆然,遂舍之。
《搜神记》载:汉武帝东游,未出函谷关,有物当道,身长数丈,其状象牛,青眼而曜睛,四足入土,动而不徙。百官惊骇。东方朔仙翁乃请以酒灌之。灌之数十斛而物消。帝问其故。答曰:“此名为患,忧气之所生也。此必是秦之狱地,不然,则罪人徒作之所聚。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帝曰:“吁!博物之士,至于此乎!”从以上的记录可以看出随着对东方朔仙翁的神化,怹后来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道教神仙。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们,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