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金辉派
全真道始于宋金时期的王重阳祖师,法脉源溯太上道祖,太上道祖付法于“东华”,大法弘衍至“钟吕”。重阳祖师承自“钟吕”二仙,乃宋金时期高道,为当时教门“革新派”宗师。重阳祖师在刀兵肆起的动乱年代,发觉人民需要平安生存的重要性,也感知到当时道教的情况,所以开创了道教“全真派”,全其真性之法,性命兼修之功。
王重阳祖师有七位高徒,被后世尊为“北七真”。七真祖师各有法嗣,传承全真之法。刘处玄祖师留传随山派。谭处端祖师留传南无派。马丹阳祖师留传遇山派,另有岔派分支名为马祖清微派。郝大通祖师留传华山派。王处一祖师留传嵛山派。孙不二祖师留传清静派。丘处机祖师留传龙门派,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岔派分支也最多。第四代孙玄清祖师留传金山派,第十四代徐复阳祖师留传鹤山派,第十四代阎希言祖师留传茅山乾元观阎祖派,为复字辈岔支,第二十三代张宗璇方丈留传霍山派等,皆属全真龙门派分支。金辉派则由明代山东崂山道士齐本守真人留传,其为全真龙门派第十五代弟子,祖溯全真,脉继龙门,派演金辉。
龙门派宗派谱系如下: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
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
为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
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
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
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
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白不夜真人,齐本守真人之师,师承不详,按沈阳太清宫《宗派别》与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总簿》所记载,齐本守真人为龙门十五代“本”字辈,白不夜真人应为全真龙门派第十四代“复”字辈传人,“不夜”可能为其“字”。
齐本守真人,字养真,号金辉,又号逍遥子,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性静然,厌世俗,于明万历间随师由寿邑(今安徽省寿县)东到崂山。在崂山太清宫西北天门后先天庵留住。先天庵为丘祖所建,并有丘长春真人仙笔题刻。“齐本守留住于此,不复他往。多事劳苦,广行方便,自食糠秕,供人米粮,同居道众莫不钦感,始终如一,凡二十年,增修殿宇三间,及两廊配房,此皆真人之苦劳功行,人所不能及者。”齐本守真人于先天庵苦行二十余年,不畏艰苦,重修殿堂。《崂山志》卷三载:“先天庵,在天门峰下海门涧上,白道人所建,齐道人成道之所。”
齐本守真人晚年曾居太清宫,故太清宫也曾一度称金辉派道观。万历三十年齐本守真人羽化。“壬戌春正月道人忽语:吾世缘已尽,将从此逝矣,恍失所在,羽众觅之至八仙墩,则衲履在焉。墩之下,汪洋东溟也,人谓道人水解云。”敕封“上元普济道化真君”。按此,崂山先天庵应为“金辉派”祖庭。
即墨人杨懋科为齐本守所作《齐道人赞》诗云:
性根元始,气阔鸿蒙。栖真海上,洞洞空空。急水回帆,啖糠绝粒,百折其坚,瞿然骨立。孤峰扫月,空谷吹云。纵横自在,遁魔消氛。恍逗心花,笔精墨杪。朗吟飞渡,出窍入窕。光翻银海,法转金轮。天门寥廓,身外有身。化鹤归来,爱止其炉。嘘吸仙风,叫醒迷愚。
金辉派宗派谱系
宗派谱系能证明一个道士所属为何宗何派,健全的宗派谱系也是成为一个正规道派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个宗派谱系我们称之为“派诗”。派诗少的有二十字,多的则达百字。在道教丛林挂单时,迎宾师要依宗派谱系,询问经籍度三师信息,确认无误方可留单。沈阳《太清宫志》中已言明“祖师演教,大开方便之门。其诸仙真人传留宗派,盖为防奸杜假以正宗教也。切照天下名山洞府、出家道人,钦奉圣旨。查理不知宗派,紊乱道教之人,不准挂单”。这也说明了宗派谱系、传承脉络的清晰对一个道士的重要性。翻阅史料发现金辉派的宗派谱系有四个版本,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总簿》载四十字,沈阳太清宫《宗派别》载六十字,《铁刹山志》载八十字,崂山《太清宫志》所载的金辉派派诗为一百字。
?由表一可见,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总簿》、沈阳太清宫《宗派别》和《铁刹山志》此三处记载的金辉派派诗前二十字基本相同,只有《崂山志》所载的“时、逯、宗、气”四字有异。《诸真宗派总簿》与《铁刹山志》中第二十一~四十代,只有第二十五代“致”与“字”两字不同,《宗派别》与《崂山志》并没有载入这二十字,这五处不同都是字虽异、音相同,推测应为“讹字”。《宗派别》所载的二十一~六十代与《铁刹山志》所载四十~八十代完全相同。《崂山志》所载的二十一~六十代中则有六处讹字,分别是“镇、崙、显、声、亿、堂”。《崂山志》所记录的金辉派派诗字数最多为一百字,其六十一~一百代所载的四十字在上述三处皆无相同,笔者推测应为后人所续。这四个版本的金辉派派诗字数差别大但内容大同小异,有所增减,顺序颠倒。推测其原因有二:其一为传抄时不慎将顺序颠倒,其二为传承者并没有完整的记录下派诗所造成。
目前可考的金辉派道士与道观
有关金辉派的记载并不多见。“根据道教全真派传戒宫观颁发给受戒弟子的《登真箓》中记载的每名受戒弟子的道派、年龄、生辰、籍贯、出家宫观和度师等信息,可以梳理出晚清民国时期各个道派的传承和地理分布情况,这对于道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根据对现有《登真箓》中所记载的金辉派弟子受戒情况分析,其主要活动在东北地区。河北、山东、河南与湖北也有个别的金辉派道士活动。
在晚清至民国的全真派传戒活动中有七坛传戒活动有金辉派道士的记录。据日本道教学者吉刚义丰记录的《登真箓》宗派势力比较表所载:“白云观光绪壬午坛有金辉派道士二人;白云观光绪戊申坛四人;白云观民国癸丑坛三人;白云观民国己未坛二人;白云观民国丁卯坛七人,共计十八人。”尹志华教授在《北京白云观光绪壬午坛〈登真箓〉初探》一文中以现今可以找到的《登真箓》统计的道派信息与吉刚义丰的记录金辉派戒子人数完全相同。另有可查的是湖北长春观乙丑坛一人,民国双城无量观癸未坛载有金辉派道士五十五人。
白云观光绪壬午坛《登真箓》载:邹机太,出家宫观是吉林省江东双城堡无极观,系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穆我兴,系吉林省江东双城堡人,出家宫观为无量宫。
湖北长春观乙丑坛《登真箓》载:张阳松,系湖北省德安府安陆县人氏,在湖北省汉阳府夏口县清虚道院出家。
道教的宫观分为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一般都是当家道长收徒,宫观没有固定的道派所属,是什么派的道士主持宫观,其所在宫观就为什么派的宫观。
民国双城无量观癸未坛《登真箓》载有金辉派戒子五十五人,戒子名单如下:
十一代“远”字(一人)
赵远崑
十三代“丛”字(十人)
陈从乐、 李从还、宋从善、王从源、李从熹、曹从明、张从奇、纪从阁、张从邦、云从治
十四代“和”字(三十七人 )
王和春、陈和一、杨和森、郑和义、顾和隐、郭和慧、李和良、王和林、王和贵、孙和东、蔡和公、王和富、李和富、吴和天、张和性、王和义、唐和扶、杜和昌、李和丰、李和莲、朱和臣、刘和成、宋和森、鲁和德、赵和禄、宋和缘、邵和珍、宋和魁、关和新、黄和学、毕和才、郭和臣、李和贞、雷和堃、李和会、王和修、李和信
十五代“起”字(六人)
周起山、赵起运、奚起明、顾起慧、王起东、李起鑫
十六代“阳”字(一人)
张阳德
这五十五人籍贯依次为,黑龙江籍二十三人、辽宁籍十四人、河北籍九人、吉林籍五人、山东籍四人。出家宫观有:双城县无量观、双城县清城宫、双城县兴隆宫、双城县无为观、庄河天后宫、哈尔滨武圣庙、兰西县聚龙宫七处宫观。
根据以上所收集到的晚清至民国的三份《登真箓》,共录有金辉派戒子五十八名,分属“我、机、远、近、丛、和、起、阳”八代,籍贯分属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湖北六地。除《登真箓》所记载的金辉派道士外,民国十二年沈阳太清宫葛月潭方丈过寿之时刊刻的《方丈甲子四百二十度寿言五十九》一书中载有金辉派道士一人,系铁岭海泉观住持道人李从绪,金辉派十三代“从”字辈弟子,为沈阳太清宫葛月潭方丈戒子。
金辉派启始字辈为“本、合、教”三字与龙门派十五、十六、十七三代字辈相同,在没有明确记载早期金辉派传承谱系的情况下,很难分辨出这三代是龙门派道士还是金辉派道士,这对创派初期前几代金辉派道士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双城无量观是金辉派在东北地区的第一座宫观,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座金辉派宫观。“乾隆三十三年,山东崂山金辉派道士唐士来、刘士起来东北传道,在滨江双城县(今哈尔滨双城区)西大街,自修关帝庙一座。至嘉庆二十二年,在当地绅商官府的赞助下,扩建关帝庙正殿三楹,添建观音殿、娘娘殿、土地祠、钟鼓楼、山门、东西配庑等。道光二十五年重修,添建祖师殿等。此后,又经咸丰六年、光绪八年等多次重修,构成了一组规模宏大的建族群,成为无量观。据《第四次满洲帝国文教年鉴》(1936年度)的统计,金辉派的宫观数为二十座,道士五十二人,信徒四五三二人,占到道教各派势力的1.2%。”可见金辉派的传播及分布主要集中在黑龙江、辽宁两省,其他地区有个别的金辉派活动。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们,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