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丹道功法之丹道术养生丹道术要论之论证验

道医学者  2023-09-18 17:39:19

道家丹道功法之丹道术养生丹道术要论之论证验

此道家内丹内丹术之丹道养生内丹术要论,由道医阁整编自明代正统道藏:论证验

吕曰:嫌者病,而好道之人求无病而长安;怕者死,而好道之人欲不死而长生。举世人在世中,而好道之人欲升仙,游物外;举世人在地上,而好道之人欲超凡而入洞天。所以甘于劳苦而守于贫贱,游心在清淡潇洒之中,潜迩于旷野荒僻之地,一向行持,不知功之深浅,法之交换,难测改易之早晚,所谓下功之后,而证验次序如何?

钟曰:苦志行持,终不见功者,非道负人,盖奉道之人不从明师,而所受非法。依法行持,终不见功者,非道负人,盖奉道之人不知时候,而以不成。若已遇明师而得法,行大法以依时,何患验证而不有也。

吕曰:所谓法者有数乎?所谓时者有数乎?

钟曰:法有十二科,匹配阴阳第一,聚散水火第二,交媾龙虎第三,烧炼丹药第四,肘后飞金精第五,玉液还丹第六,玉液炼形第七,金液还丹第八,金液炼形第九,朝元炼黑第十,内观交换第十一,超脱分形第十二。

其时,则年中法天地阴阳升降之宜,月中法日月往来之数,日中有四正八卦十千十二支一百刻六十分,依法区分,自一日之后,证验次序以至脱质升仙,无差毫末。始也淫邪尽罢,而外行兼修凡采药;之次而金精充满心境,自除以煞阴皋鳅次心经上涌,口有甘液;次阴阳击搏,时时腹中闻风雷之声;次魂魄不定,梦寐多有恐悸之境;次六府四肢或生微疾,小病不疗自愈;次丹田夜则自暖,形容昼则清秀;次居暗室,而目有神光自现;次梦中雄勇,物不能害,而人不能欺,或若抱得婴儿归;次金关玉锁封固,以绝梦泄遗漏;次呜雷一声,关节通连而惊汗四溢;次玉液烹漱,以成凝酥;次灵液成膏,渐畏腥膻以充口腹;次尘骨将轻而变神室,步趁奔马,行止如飞;次对境无心,而绝嗜欲;次真气入物,可以疗人疾病;次内观明朗而不暗昧;次双目童人如点漆,皱脸重舒而钳发再生,已少者永驻童颜;次真气渐足而似常饱,所食不多而饮酒无量,终不见醉;次身体光泽,神气秀媚,圣丹生味,灵液透香,真香异味,常在口鼻之问,人或知而闻之;次以目视百步,而见秋毫;次身体之问旧痕残靥,自然消除,涕泪涎汗,亦不见有;次胎完气足以绝饮食;次内志清高以合太虚,凡情凡爱,心境自绝,下尽九虫,上死三尸;次魂魄不游以绝梦寐,神彩清爽更无昼夜;次阳精成体,神府坚固,四体不畏寒暑;次生死不能相干,而坐忘内观以游华胥神仙之国,女乐楼台,繁华美丽,殆非人世所有也;次功满行足,阴功报应,密授三清真录,阴阳变化,可能预知,人事举止,先见灾福;次触目尘冗,以厌往还,洁身静处,胎仙可现,身外有身,是为神圣;次真气纯阳,吁呵可干外汞;次胎仙常欲腾飞,祥光生于卧室;次静中时闻乐声;次常人对面,虽彼富贵之徒,亦闻腥秽,盖凡骨俗体也;次神彩自可变移,容仪成而仙姿可比玉树,异骨透出金色;次行止去处,常有神只自来朝现,驱用指呼,一如己意;次静中外观,紫霞满目,顶外下视,金光罩体;次身中忽化火龙飞,或而玄鹤起,便是神灵以脱凡骨,而超出俗流,乃曰超脱;次超脱之后,彩云缭绕,瑞气纷纭,天雨奇花,玄鹤对飞,异香散而玉女下降授天书紫诏,既毕而仙冠仙衣之属具备,节制威仪,前后左右不可胜纪,相迎相引以返蓬莱,而于紫府朝见太微真君,契勘乡原名姓,校量功行等殊,而于三岛安居,乃曰真人仙子。

吕曰:今日特蒙尊师开说希夷大理、天地玄机,不止于耳目清明,而精神秀媚,残躯有托,终不与粪壤同类。然而知之者未必能行,行之者未必能得,念以生死事大,而时光迅速,虽知妙理,未得行持终不成功,与不知无异。敢告指教以交会之时,行持之法,如何下手,如何用功?

钟曰:仆有《灵宝毕法》,凡十卷一十二科,中有六仪:一日金诰,二日玉书,三日真原,四日比喻,五日真诀,六日道要。包罗大道,引喻三清,指天地阴阳之升降为范模,将日月精华之往来为法则,实五仙之指趣,乃三成之规式,当择日而授于足下。

丹道分析(需要老师指点修行切记!切记)

修炼内丹之士,一定绕不过任督二脉,因为在内丹修炼的过程中,任督二脉为药物运行的途径,内经图所谓的羊车、牛车、鹿车,尾闾下关、夹脊中关、玉京上关,鹊桥、十二重楼、绛宫、丹田等,都和任督二脉关系密切。

炼丹三大要素,鼎炉、药物、火候,任督二脉,就关系到药物运行、安炉立鼎,修真之士不可不明。道教有重视科学的传统,道教养生主以祖国医学理论为基础,是故道教养生的发展和中医学的发展,关系密切。所以我们要讨论内丹学所说的任督二脉,就必须先了解中医是如何阐述任督二脉的。

一、任督二脉我国医学两大经络

属于奇经八脉,八脉分为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中医基础理论》云“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督,有总督、督管、统率之义,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和男子生育功能关系密切。“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额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任有担任、妊养之义,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和女子生育功能关系密切。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奇经八脉的存在,《难经》认为“人脉隆盛,入于八脉”,好比“沟渠满溢,流入深湖”。奇经八脉所蕴藏的气血,就是我们的生命能量储备,为人类应对复杂的生活作好了生理准备。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云“是故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联诸脉,以六合言也,是故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龙虎升降、玄牝幽微之窍妙得矣。”

相对于十二正经来说,奇经八脉比较容易被忽视,也正因为他不为人所熟知,所以显得有些神秘。而近代武侠小说中,更是以艺术的手法神化了任督二脉的功效,有所谓“打通任督二脉,则百病不生”“功力大增”等说法,这些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虽然说八脉属于奇经,但是仍然和人体脏腑健康关系密切,叶天士说“奇经八脉,隶于肝肾为多”,女子孕育、月水,多与冲任二脉有关;男子肾气则多和督脉有关。而肝肾之病,也会影响到奇经八脉。“肝血肾精受戕,奇经八脉乏运用之力”,所以对于奇经八脉病变的治疗,叶天士总以补肝肾为主,并侧重于填精补髓。任督二脉,其实并不神秘。

二、内丹中任督二脉的功用

《南华真经.养生主第三》云“沿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李桢云“人身惟脊居中,督脉并脊而上,故训中。”王夫之云“身后之中脉曰督。缘督者,以清微纤妙之气,循虚而行,自顺义适得其中。”是故王夫之认为,《养生主》中所谓“缘督以为经”,就是后世内丹家所说的调药上行的意思。

王沐《悟真篇丹法要旨》云“奇经八脉,中国最古医经《灵枢经》已有列论,但是应用于丹诀中,是《悟真篇》作者张紫阳明确提出来的。”依我看来,王夫之是以自己的观点来解释《南华经》的,《庄子》或许本没有那个意思。《说文》督,即是人衣服后面的那条逢。缘督以为经,有合乎中常之道的意蕴。但是却也证明,自宋元以来,修真之士对于督脉的重视。

? ?

李时珍《张紫阳八脉经》云“凡人有此八脉,具属阴神,闭而不开,唯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唯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此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又云“丹书论及阳精河车,皆往往以任、冲、督脉为说,未有专指阴跷者。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

王沐云 “丹家筑基,首先要打通任督两脉,称为通任督,也叫通三关。” “筑基阶段,目的是补足人体生理机能的亏损,通任督,通三关,只是后天气贯通两脉循环之路,使其自然开合。此时尚无药物可言,只是做炼精化气的准备。但从医家疗疾角度来谈,气血周流,经络畅通,对养生祛病是大有裨益的。”《金丹大成集》云“三关者,脑后曰玉枕关,夹脊曰轱辘关,水火之际曰尾闾关。”“任督一通,其他六脉逐步皆通,如大海与江河一样。”

《心印经》“七窍相通,窍窍光明。”“所谓百脉齐开,即气通、热通、前通、后通、一身通,但只为初步打通径路的入门功夫,不是升堂入室境界。”在修炼过程中,药物沿三关而上,又自泥丸、绛宫、丹田而下,即完成一个周期,谓之“小周天”。是故王夫之云“缘督者,以清微纤妙之气,循虚而行。”就是指药物沿督脉而行的意思。

如王沐先生所言,督脉在内丹修炼过程中,只是作为药物的通道,通任督乃是为经络通常,药物周流做好准备。而一如我们平常的认识,丹家多注重静坐功夫,是故通任督二脉,多于静坐调息中完成,不知道教还有导引之法,如果用之得当,对于通经络、行血气是大有帮助的。笔者认为,若兼之以内家拳、八段锦等动功导引之术,任督二脉的打通会更快一些。

且通任督二脉,为阴阳气血之海,若肝肾不和,则奇经受其阻滞,是故欲修内丹者,还当以补衰朽为要务,使身体机能健旺,精气神三者达到充足饱满的状态。这些除了通过静坐调节心神、精气之外,还须借助于药饵的资助。是故知内丹集道教炼养之大成,欲修内丹者,必须具备服食、房中、导引、吐纳、静坐的知识,是道教修炼最上层的本领。

道家丹道筑基,胎息和神气的清虚是必要条件

很多丹道养生爱好者认为丹道筑基很容易,以为丹法就是打坐,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所很多爱好者,修持多年,都没能正式踏入丹道正功的门,甚至尚不能真正地入静,这都是忽略丹道修行的基础,邋等而求的结果。

那么,丹道筑基都包含哪些内容?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简单说,就是调、孕出真药物,即先天真一之炁。

要想打开玄关、调得真药,一要认清药物的清浊、真假与老嫩;二要补足身体亏损的后天精气神,并调和五脏,恢复身体的平衡;三要懂得调药之真法。

否则,是万难调得真药,筑基有成的。

这其中,胎息和神气的清虚是必要条件。

只有在神气清虚的功境下,在胎息的功境下才能调、孕得真药,先天真一之炁才可产生。

胎息是后天之先天,是回到“处胎”的境界,从而能够调、孕出真药。

这也是祖师用“孕药”一词的初衷。

反之,不在胎息之功态下,就不能称之为“孕药”,因为尚在后天境界,无法生出真一之炁。

伍冲虚祖师在《天仙正理直论先天后天二炁直论》中讲:“唯是神与精也,只用先天,忌用后天。”华阳祖师在《金仙证论》中也讲到:“欲修大道者,理无别诀,无非神炁而已。先须穷其造化,究其清浊,则精生方可探摄。”可见,伍柳丹法是讲究先天之根本的,讲究清虚,而非后天作用。

在先天清虚之功境之下,“则精生方可探摄”。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既然丹道全在先天,忌用后天,那么如何达到先天的功境呢?如何达到胎息呢?

实际这些才是丹道下手的又作之法,或者说是丹道正功的加行之法。

对于身体精气神已经亏损的人来说,想要达到先天胎息之境,需要完成具备几个条件,或者说需要修四个加行的功法:

一凝神以达神清;

二调和五脏,使身体恢复相对健康状态;

三固精以修补后天亏损;

四服气胎息乃至可相对辟谷以达身心的清虚。

由此四个条件,则胎息不修而得,从而具备了调、孕药的功境。

往后即可从事正式的丹道正功,开始调药。

冲虚真人说:“精炁旺,则神亦旺,而法力大;精炁耗,则神亦耗而弱。” 实际上,如果上述功夫不能达到,身体得不到修复,一经打坐,必然散乱昏沉,难以入静,那么调药也就了无可得了。

当然,有些人会把静坐的各种生理、心理反应当做是一些功境功能,那也是无可奈何了。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解释一个疑问:有人会认为,胎息不是已经达到了炼气化神阶段了吗?怎么还只是丹法的开始?

实际上,胎息的确是丹道的前提,是先天与后天境界的分水岭。有欲是为后天;无欲是为先天。

胎息是回到母亲已孕而为我之处胎境界,是后天之先天;通过炼精化气和大药过关服食后,进入父母未生我之先天之先天的大定真空,涵养元神。

所以,调药阶段的胎息是后天之先天境界;炼气化神的胎息大定是先天之先天境界。

这是他们的区别。

那么,或者又有人问了,你说的这个调药阶段就需要胎息,有依据吗?

当然有的,若说是师门传授,怕有人说那是自说自话。

我还是引用经典来解答吧!

冲虚真人《天仙正理直论伏炁直论》中讲:“唯能伏炁,则精可返,而复还为先天之炁;神可凝,而复还为先天之神。所以炼精者,欲以调此炁而伏也。” 《大成捷要》中再论述玄关窍开时,也说到其中一个重要的景征是“玉洞双吹”,所谓“玉洞双吹”即是鼻孔后天呼吸之气由胎息而再起,当此之时即是玄关窍开。

当然其中还有其他之内景,这里不多赘述。

相信通过上述的解释,大家应该能够明了胎息实在是丹道修行入门的铁门坎了。

以上是丹道调药之前的筑基功夫之论,而广义的丹道筑基还包括了调、孕药和炼精化气。

此初关功夫,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了,就不再论述。

太极拳与丹道养生

太极拳与丹道养生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武学文化,更是道家性命双修的运动之学。它的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及《易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太极之道,因此,太极拳的`理论是完美无缺的,是任何一种拳术理论都无法与其相比拟的。故,习太极拳必先悟太极之道,穷道家性命双修之理。正如王宗岳《太极拳论》首篇?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短短几句却包含了中华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太极拳论》之总纲。

道家学术最重长生,内家太极拳出于道家,真正的内家太极拳,其实与道家性命双修是一致的。当年张三丰祖师流传太极拳术,是为了在修道过程中避免清修出现的弊端,悟太极之理,使其动静相宜,方符阴阳之道。道家学术以清修为宗,虚无为体,中和为枢,柔弱为用,与道合真。拳理源于《道德经》和《易经》,最终达到拳即是道,拳与道合的境界。

习太极拳者,首需明松柔、虚静、中和之理。练太极拳必以松柔为基础,主张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多一分松柔便少一分僵硬,少一分僵力便增一分内力。练太极拳时应极其松柔,全身各个关节处处松开,筋膜拉长,虽极其柔软但所蕴藏的内劲使人感觉刚柔相济,浑厚无间,才能牵动四两拨千斤。故不可谓之柔,也不可谓之刚,刚柔浑然一体,浑于无迹也,方可谓之太极。练太极拳在盘拳时松柔,圆缓,均匀的运行中,行云流水,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意,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以气运身,也就是气遍周身不稍滞,练到一定时间,四肢未稍产生麻胀感,会有内气充盈的感觉。中医认为这是体内行气的表现,是培养元气、疏通经络、补气生血之过程。更是内力增加的具体体现,持之以恒,最终练出体内一派纯真中和之气,即圆满内劲。

笔者老师反复强调练拳须以松柔虚静为本,松柔才能出功夫,随着年龄的增大,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便越显著,若不明松柔之理,在练拳或推手中四肢僵硬,不能完全松柔走化,或仅靠一些技巧或运用后天拙力,待年老力衰之后,体内浊气上升,清阳不振,易犯头重脚轻之疾。练拳时必先使自己心平气和,身心大定方可开始走架。初上场时端然恭正,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着,一念无所思,犹如混沌无极景象,不动之时,内中寂然,将真意化到至虚至无之境,方可悟太极虚静虚无之奥。笔者的老师和几位太极拳前辈深悟太极松柔虚静之理,有的虽年已九十以上,身体轻灵,关节处处松开,走架时节节贯穿,每天仍在公园里练习太极拳,令我们晚辈敬佩不已。他们常谈到是太极拳才使他们这样健康长寿,学太极拳必定要有文化、有悟性、肯吃苦、才能出真功夫。所以笔者以为练太极拳必须深明太极之理,在松柔上狠下功夫,则延年益寿唾手可得。

悟太极之道,明松柔虚静之理,最终培养出中和之气就必须在整体上下功夫。太极拳是一项整体运动,在松柔的前提下一动无所不动,对练习太极拳者要求很高,而且对身形犹为讲究。首先要把人体从头至脚及踝、膝、胯、腰、肩、肘、腕九大关节真正松开,并且在太极推手过程中,在对方相当压力之下,仍能保持各个关节松开,才是所需的松柔。并要求溜臀,裹裆,收腹,吸腹股沟,含胸,拔背,松颈,扣肩,虚灵神顶,中正安舒。用这样的身形在练拳时,可使气机在经络中更加畅通无阻,循环无端。练拳时特别注意命门穴则要微向后撑之意,形成前后对撑之势,带动两胯微微旋转,身形保持中正,才能支撑八面,旋转自如,而且腰(命门)是上下衔接之关键,在?十三势歌诀?中写到?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可见腰(命门)之重要性,传统中医认为,命门者生命之门户也,真阴真阳所居之处,乃原气之所有,为太极之枢纽。在太极拳整体运动转换过程中必须做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连绵不断,使全身所有内外组织器官都在进行有机协调的运动。再与呼吸吐纳,神意内守结合,体会太极阴阳之变化,使全体上下,左右,前后,以及手足腰胯旋转运动皆符合太极之理。使自身达到内外合一,神气合一,从而发生纯真中和之内气。浅则益寿延年,深则最终与金丹大道相结合。先人曾云:打拳以调养血气,呼吸顺其自然,扫除妄念,卸尽浊气,先定根基,收视返听,含光默默,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功久则顷刻间水中火发,雪里花开,两肾如汤煎,膀胱似火烧,真气自足。任督犹车轮,四肢若山石。无念之发,天机自动。每打一势,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则水火自然混融。用功日久,周身混沌,极其虚灵,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亦不知神由气生,气自有神,周中规,折中矩,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知所以然而然,亦不知任之为督,督之为任,中气之所以为中气也。时措咸宜,自然合拍。此言任督之升降顺逆,佐中气以成功。气动由肾而生,静乃归于肾。一呼一吸,真气之出入,皆在于此。总之,任说千言万语,举莫若清心寡欲,培其本源,以养元气。身本强壮,打拳自胜人一筹。由此可见,太极拳应归到医道才是正宗,必深通人体脏腑经络学问,才能显现在人体气血之上;太极拳练到至高境界,必以丹道修为作为进阶基础,到此始知拳即是道,太极拳最终融入丹道之中,归于大道。近代太极拳大师孙禄堂所著《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意》一文,已深明拳术与丹道一理。笔者以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最终皆归于大道。故有医道同源,拳道合一,医道与拳道互补,才是太极拳养生之宗。(详见拙作《气通任督必得康寿》一文)

练太极拳可分为高、中、低三架,习者应由浅至深、循序渐进,按不同需要来锻炼下肢筑基功夫,使上身更加轻灵自然。最终达到全身空透,无形无象,体内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以成天地交泰之势,水火相济,到年老之时,则无头重脚轻、虚火上升之疾。

以上是笔者理论与实践之总结,按此理论方法来锻炼太极拳,若用功日久,气血调和,太极功夫自然上身,不必强求,随着年龄增长,太极拳养生功效越显著,最终达到身无苦疾,健康长寿之目的。

;

道家重要功法“内丹功”可使任督互通、体健神采

道家重要功法“内丹功”可使任督互通、体健神采

中国儒学

10小时前

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阴阳失调,乃百病之源。内丹功一旦练成,可使小周天水火既济、任督互通,达到高度的“阴平阳秘”,使人病源消除,各种沉疴痼疾自会霍然而愈;同时,可打通任督二脉,使人体健神采、豁达长寿。对修炼内丹功者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内丹家认为,只有修炼出元阳真气,使其沿小周天路线运转,结成内丹,才能真正保证人体健康,并奠定进修高层次功法——丹道大周天功的基础。

姿势:

每日子时(晚11∶00~凌晨1∶00)和卯时(凌晨5∶00~7∶00)(如无此条件,早晚练功即可),择一安静处,盘膝而坐(双盘最好,单盘也可),头正身直,双目垂帘,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双掌相叠置于小腹处或抚于双膝上。

功法:

盘好坐姿后,双目内视下丹田(脐内一寸三分处),摒弃一切思虑、欲望、杂念,用自然呼吸法,以鼻吸气,做到深、缓、匀、细,不能勉力而行,须顺其自然。以意将吸入之气微微送入下丹田内,与先天而存、潜伏于下丹田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融为一体。吸气后,稍作停闭,不用意力,自然地将气从鼻中轻轻呼出(以耳无闻其声为准),呼气时,意念不要离开下丹田。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反复习练。开始可先练十多分钟,以后随功力进展,逐渐延长。

当思绪完全平息,身心进入松静状态时,忽觉下丹田一动,随之再动又渐温热,仿佛一团模糊之物从中超然而出,身心内外,有一氤氲虚无恍惚气象。此情即是先天元阳真气产生,古气功术语称作“道自虚无生一气”。此时,练功者须守住心神,心不攀缘,亦不着相。即做到既不欢喜,也不惊疑,更不要分析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之,应保持一种物我两忘状态,无论功中境界如何玄妙,皆以平常心待之。练内丹功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练功者需不断磨去执著心,勿妄求速成。心烦气躁,越不容易取得功效。所谓“欲速则不达”,诚为至理。

坚持练功,入静境界日渐稳定,下丹田温热感便缓缓弥漫开来,此时形神合一,仿佛全身融入虚空之中。如能保持心性不为诸缘所动,意念达如明镜止水,习者会感到下丹田气动,一股强而有力的真气从下丹田开始流注循环,先达会阴,过尾闾,沿督脉上行,经夹脊,至玉枕,到百会,顺前额下至面颊,过“鹊桥”(指舌),接入任脉,回至下丹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气通小周天”。气通小周天后,真气可以沿任督二脉周而复始、自动运转,愈炼愈纯,久之凝结成丹。

如丹田处现温热、舒泰、畅美之感,那时,外肾兴起。须闭目以意内视下丹田,呼吸气息深入该处,吸气时加意念,意随息而行,与元阳真气互成一片;呼气时不管它,随其自然。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意念集中于丹田。须注意的是,吸气时意虽随息而行,但切不可执著于呼吸。大约十至数十息,外肾即会完全软缩,恢复常态。元精被采回,归还于下丹田之中,复化为气。此步功法,道家亦称为“炼精化气”。唯真气充足至一定程度,才会自动循小周天路线运行,打通三关,完成筑基之功。

气通小周天过程中,若真气充足,循经而行时,神意要随着真气走;若真气不足而停下来时,则神意也要停下来,继续温养下丹田,待真气力量充实了,再顺其自然而行。此情,古气功术语称为“彼是主来我为宾”,即让识神退位,元神主事,虚静无为,在真气自动运行中,体悟自然之理。

运营人员: 冯玉鹏 MZ014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推荐文章
《易经》:读懂这三句话,人生没有怨言
2023-10-09
《易经》:读懂这三句话,人生没有怨言
《北京白云观庆贺上元九炁赐福天官圣诞》祈福法会通知
2023-10-10
《北京白云观庆贺上元九炁赐福天官圣诞》祈福法会通知
《西游记》暗藏道家修炼的天机
2023-10-11
《西游记》暗藏道家修炼的天机
【视频】李信军道长《中华诗词》系列讲座第五课——诗仙李白
2023-10-10
【视频】李信军道长《中华诗词》系列讲座第五课——诗仙李白
牛年12生肖适合靠什么翻身,机遇来啦!
2023-10-09
牛年12生肖适合靠什么翻身,机遇来啦!
【文星高照金榜题名】北京白云观为全国高考学子祈福
2023-10-10
【文星高照金榜题名】北京白云观为全国高考学子祈福
腹泻、牙痛、便秘、反复感冒的中医“方子”,一味药就灵!
2023-10-09
腹泻、牙痛、便秘、反复感冒的中医“方子”,一味药就灵!
图文速报|嗣汉天师府庚子年腊月廿三拜太岁法会圆满结束
2023-10-10
图文速报|嗣汉天师府庚子年腊月廿三拜太岁法会圆满结束
每天都在学“养生”,为何健康还是得不到改善?
2023-10-10
每天都在学“养生”,为何健康还是得不到改善?
青牛西出,紫气东来:《太上老君年谱要略》
2023-10-09
青牛西出,紫气东来:《太上老君年谱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