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气呼吸法:培养正气,补益元神,祛病延年!
茫茫人海,相识即有缘
此法不仅养气,更能养心;身心双修,内外兼养;贯通气血,消除百病,久之自然心气平和。既达心气平和,即可平衡阴阳,进而调和六脉,协调脏腑,疏通经络,活跃气机。
通过养气呼吸法(以下简称“养气法”)使全身气血调和顺畅,去邪扶正,培养正气,补益元神,祛病延年;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呼吸吐纳、导引行气的注意事项
1、不要在过饥或过饱的情况下练习。
2、采用坐姿。
可打坐:散盘腿、单盘腿、双盘腿或不盘腿,(站姿亦可)只要能做到自然放松、舒服轻松就行。
3、闭上眼睛、嘴巴,牙齿轻叩,只用鼻子通气。
4、采用腹式呼吸(可通俗理解成用腹部呼气与吸气,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腹式呼吸的习惯,具体可上网了解)。
5、下丹田,即整个腹腔。
有上丹田(整个颅腔)、中丹田(整个胸腔)、下丹田之说,常说的“气沉丹田”实指气沉下丹田。(注意:腹腔描述的是空间,而非器官形体)
要旨、要领、要诀
1顺其自然步骤:吸气;闭气;养气;呼气。
“吸气”、“闭气”、“呼气”的“气”,指空气、呼吸之气。
“养气”的“气”,指能量。(同“炁”(q ì),与真气、内气、元气等术语同义。)
1、吸气,吸一口气到下丹田,可浅吸,可深吸。
初学者可先采用深吸的方法,容易见效,以提升练功的动力;熟练后则采用浅吸的方法,轻松自然,效果更佳。
初学者如果喜欢轻松自然的练法,也可直接采用浅吸的方法。
2、闭气,开始闭气,可久闭,可短闭。
闭气时间:因每人体质不同,假若把自己能闭气的最大时长比作是十成,你可闭至十成,或九成,或八成,或一成;你也可以只短暂闭住几秒钟。
你甚至可以不去特地要求自己须闭气多久,轻松、自然、缓慢地吸气与呼气也可。
初学者可先采用久闭的方法,容易见效,以提升练功的动力;熟练后则采用短闭的方法,轻松自然,效果更佳。
初学者如果喜欢轻松自然的练法,也可直接采用短闭(或不闭气)的方法。
3、养气,在闭气的过程中,观想吸进来的这团空气,吸入抵达下丹田时,转化变成了一团能量,被你的下丹田所吸收。
古人将“养气”这个过程称为采气,也叫纳气、聚气、凝气、补气、化气。(本文均用“养气”一词,以便理解)
4、呼气,最后轻松、自然、缓慢地呼气。
再次强调,呼气与吸气都只用鼻子。
2过渡阶段久而久之,建议每日练习三次,每次练习10分钟以上(若能半小时更佳)。
次数与时间可自己调整(功纯则效速,功少则效缓);短则几周,长则几月,体质强者或用功者也可几日内便有功效(因人而异)。
初学者不必强求,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甚至不知不觉地就静坐了很久;由被动化为主动,事半功倍!
你的下丹田会有一团“热气”,即传统养生文化中所讲的真气,也即内气、元气。
训练日久,每次练习到一定时间都会有这种“热感”的;或半小时出现,或十分钟出现,因人而异。
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间亦可练习养气法,“热感”、 “热气”便能时时伴随,不静坐亦生功效。
如此所生之功效,即养生气功学里所指的气功、内功、内力。
把过渡阶段之前的阶段简述为“第一阶段”。
3进升阶段如果出现了过渡阶段所描述的现象,你便可以开始进阶练习了。
第二阶段,此时,你会发现你无须闭气了;
只须在呼吸的时候,时刻观想着下丹田不停地吸收着能量,
也会有同样的效果,甚至更好、更轻松、更自然。
第三阶段,此时,你又会发现你无须在呼吸的时候,时刻观想着下丹田不停地吸收着能量;
只须在呼吸的时候,时刻观想着下丹田,也会有同样的效果,甚至更好、更轻松、更自然。
此时,你可以继续练习第三阶段的方法,亦可练习其他“进阶练法”。
当然你也可以在第一、第二、第三阶段或未练习养气法之前就开始练习小周天运行法,也欢迎喜欢练静功或静坐的朋友学习小周天运行法,只要你觉得适合你自己便可以,练习起来会觉得更简单、更自然.。
总之,各有所好,各取所需,因人而异,顺其自然。
方法不是死的,过程与阶段也只是相对的:也可以在第一阶段,就开始使用第二或第三阶段的方法;
也可以在有了第二阶段的能力后,仍然使用第一阶段的方法,或开始使用第三阶段的方法;
也可以在有了第三阶段的能力后,仍使用第一或第二阶段的方法。
同理,也适用于“进阶练法”。
只要你觉得这样更适合自己、过程更舒服、方法更自然、效果更好就可以。
推荐阅读
一双袜子,一处风水、脚踏七星,五行开运鞋垫,助您提升运势,步步为赢!
(查看详情)
秋冬进补正当时,宜滋阴补肾,这个道医秘方你知道吗?
(推荐阅读)
老道长的忠言:只愿有缘之人都能看到此文!
(推荐阅读)
道法自然 | 修行交流
更多文章
死过人的房子真不能住吗?买到了凶宅怎么化解?
你是福相还是薄命之相?非常准!
睡觉时的11个诡异状况,你肯定经历过!
先天是命,后天是运,命好不如运好
被雷劈醒的道友,休说无报应,苍天放过谁?
这样的房子万万不能住,住一天穷一年,不看后悔!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们,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15053971836@139.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